杜甫的创作生涯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,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事迹和创作特点:
1. 读书游历时期(712年-745年):这一时期的杜甫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,他广泛阅读并游历了许多地方,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,并奠定了他后来文学创作的基础。在这期间,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游历生活的描述。
2. 困居长安时期:此时期的具体时间范围没有明确说明,但这是杜甫开始体验社会现实和个人困境的阶段。他在长安尝试仕途,但并不顺利,这直接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,开始显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。
3. 乱世为官时期:这一阶段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,社会动荡不安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。在这一时期,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战争惨状和人民疾苦的诗作,如《春望》等著名作品。
4. 漂泊西南时期(760—770,49—59岁):晚年的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失所,漂泊至西南地区。在这一时期,他的生活困苦,但诗歌创作却达到了高峰,创作出了许多深刻描绘时代苦难和个人遭遇的杰作,例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等。
综上所述,杜甫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,他的诗歌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变迁,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。通过他的诗作,可以窥见唐代那个动荡时期的社会面貌及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