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血染钟楼三废”源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一句:“血染的枫叶黄金的甲,斩鼠衔尘不敢过。血染钟楼三百尺,愁红染尽……”
其中,血染钟楼意指战乱时钟楼被染上鲜血的情景,而“三废”则指“钟未鸣、人先丧;鼓未鸣、城先倾;烽火不传、地先亡”。
这三种情况分别代表了军心不稳、城防失守、情报不畅通等问题,预示着战争即将失败。因此,“血染钟楼三废”成为一个形象的比喻,用以描述战乱、动荡时期的悲惨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