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来可以追溯到唐代,岳池县自唐代置县以来,勤劳聪慧的岳池人民在生活劳作的同时,吸取先秦至六朝时期的民间文学营养,创作一些带有表演动作的评弹说唱来叙述故事、塑造人物、表达思想感情,从自娱自乐到逐渐走入大众生活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艺文化。
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历史时期,岳池曲艺不断发展壮大,曲种不断增加,曲艺名家人才辈出。特别是在明末清初,湖广移民大批进入岳池,带入外省说唱艺术,进一步丰富了岳池曲艺的种类和内涵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岳池曲艺重新步入繁荣时期,曲艺品种恢复到20余个,演唱人员发展到1000余名,演唱曲目超过400个。近年来,岳池曲艺秉持在传承中发展、在发展中创新、在创新中繁荣的理念,不断丰富灯戏、清音等艺术形式的内涵,提升艺术表演水平,创建曲艺社区、曲艺乡镇、曲艺学校和曲艺传习基地等,组织曲艺进社区、进乡村、进校园演出,每年演出达50场次以上,让岳池曲艺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。
2007年,岳池县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,成为西部首个获此殊荣的县份。这一荣誉的获得,标志着岳池曲艺在全国曲艺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。同时,岳池曲艺也成功举办了多届“岳池杯·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”系列活动,创作和演出了大量优秀曲艺作品,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曲艺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