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影子跟读法详解
时间:2025-04-11 14:21:23
答案

1.选取适当难度及长度的音频。

选择适合自己语言水平或者比较感兴趣听力素材,如果材料实在太难,替换稍微简单的素材;素材最好有相应的翻译版本。而且刚开始的时候,音频时间不要太长,耗时过长。

2.边走(动)边听边跟读。

这个过程也叫Blind Shadowing,理解不了内容也没有太大关系,你的注意力是在语音语调上。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刚刚开始学习语言的小孩子,只是发出声音模仿听到的话即可。

而且不要单一地坐在一个地方反复进行练习,最好能够动起来;这是影子跟读里非常有特色的环节,也就是在你学习的时候融入了其他事情,看似容易让你分心,其实要真正做到跟读,却反而需要加倍的注意力。你会听得更加仔细,更加注意所学语言的语音语调,要不然就跟不上节奏,整个练习就变成了纯听,容易含糊过去。

那什么时候进入下一个环节呢?当你发现自己慢慢听的过程中不仅能跟上节奏,也靠着上下文有了更多理解,那就可以多进行几次,毕竟有成就感嘛;相反,反复多次以后,开始感到厌烦了,或者实在好奇到底是讲的什么意思,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。注意,这个过程先不要进行查词。

3.跟着翻译文本进行Shadowing。

按照上面的方法跟读完几遍以后,拿着翻译版本再进行影子跟读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"Global Understanding",也就是说,看着中文翻译版本,同时再重复影子跟读的时候,你会慢慢意识到:哦,刚刚跟读的那段是这个意思啊!慢慢的,让自己开始理解刚刚跟读的内容到底在讲什么。这个环节同样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,也会觉得这种重复越来越有意思。

4.拿着英文版本,再次反复进行边听边跟读。

这时因为对内容已经相对熟练了,眼睛可以在两个版本的语言之间进行切换,慢慢消化和吸收所学语言的词汇和表达。这个环节也有点像小孩子学语言,突然之间意识到:自己一直说的话原来对应的单词或者短语是这样写的啊!反复练习下来,你对于所学语言会不断有新的理解和认识。可以说,你的理解更多是建立在语块和语块之间的关系,是靠你自己慢慢领悟,发现联系,而不是借助第三工具一字一句地机械翻译。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更有收获,更能让你持续学下去呢?

5.最后,对文本再次进行学习。

6.这时可以安安静静坐下来,音频关掉,进行阅读,把一些细微的还没有搞明白的地方进行吸收消化即可。有趣的是,因为前面的操作,就算你是在默读这段文本,你脑子里也会听到正确的语音语调;而且因为你对文本的熟悉度已经非常高了,这时候再进行学习,查阅,速度是非常快的,理解也更加容易。

7.进行独立输出。

没有词汇和理解上的障碍以后,再自己读出声来,这时就不需要再跟读了,是自己的独立进行朗读输出。接下来用回忆的方式,尝试写下来自己会的内容,再进行核对。原则还是靠自己进行主动输出,能写多少写多少,比如音频是2分钟的内容,你就把2分钟的全部内容都写下来,写完以后,再修修补补;而大家熟悉的一字一句听写侧重在利用短时记忆即刻输出,并且即刻得到反馈,两者侧重点和训练目的不一样。

8.养成习惯,定期进行练习,复习回顾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解决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