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说中的“九绕九曲”源于中国唐代。据说当时为了表达一个人的追求与坚持,就刻意将丝绸缎子缠绕成九条长绸,分别绕在石柱上,每根绸带都有九个大环和九个小环,相互缠绕,长达数十米,被称为九曲珠带。
进入明清以后,九绕九曲成为了明清女子束发的一种发髻式,九曲环绕显得端庄典雅,更成为一种标志着中国传统美德的象征。如今,九绕九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各个领域中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物化表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