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SPSS中进行卡方检验和计算P值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:
导入数据库至SPSS。
点击“分析--描述统计--交叉表”。
在交叉表中选择行变量与列变量。
点击右侧“统计”按钮,勾选“卡方检验”选项。
点击右侧“单元格”按钮,补充勾选“期望”选项,以自动计算T值(即期望计数)。
最后点击左下方“确定”按钮,即可自动生成一个四格表。
完成上述步骤后,SPSS会自动计算出卡方值和P值。卡方值用于衡量实际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离程度。卡方值越大,偏差越大;卡方值越小,偏差越小,越趋于符合。而P值则用于判断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。如果P值呈现出显著性(通常P<0.05),则说明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卡方检验是用于分析定类数据与定类数据之间的关系情况。另外,SPSS还可以生成R×C列表,但要求理论频数不宜太小。在选择卡方检验方法时,如果T>5且N>40,通常使用皮尔森卡方检验;如果SPSS计算出任意一个T∈(1,5),且N>40,则选用连续校正卡方;如果SPSS计算出任意一个T<1,或者存在N<40的情况,则选用Fisher确切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