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,根据我国《失业保险条例》的规定,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。在这种情况下,失业人员可以向单位提出赔偿要求,赔偿标准如下:
1. 单位应按照员工在职期间的工资支付失业保险金。通常,单位支付的失业保险金为员工工资的 50% 至 70%。具体比例由各地区政策规定。
2. 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期间,员工失业的,单位应按照上述比例支付失业保险金。
3. 如果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,员工在失业期间患病或非因工负伤,单位还应按照当地规定支付医疗补助费。
4. 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的,员工失业后可以享受的赔偿期限最长为 12 个月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赔偿标准仅供参考,具体赔偿数额和期限需根据当地政策规定和员工实际情况计算。此外,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要求单位补缴失业保险费,以便在失业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。
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了解详细的赔偿政策,并保留好相关证据,以便在维权过程中使用。如有必要,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