跪俑(kneeling warrior)是中国古代陶俑的一种形式,主要出现在秦汉时期。它们通常呈现出一种跪在地上的战士姿势,手中持有刀、剑或其他武器。跪俑的特点是服饰丰富、姿势生动、表情丰富,给人以立体感和战斗气息。
跪俑主要用于陪葬,被放置在古代贵族或军事统治者的墓室中,以供其在来世继续使用。跪俑的出现标志着秦汉时期墓葬制度的改变,从以人牲礼制向以土木建筑和陶俑为主的制度转变。
跪俑的数量和种类繁多,其中以兵马俑最为著名。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跪俑,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陶俑群。除了兵马俑外,还有其他类型的跪俑,如武官、文官、骑兵、弓箭手等。
跪俑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军事、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的规模和武装力量,还反映了秦汉时期社会结构、服饰风格、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特点。